主页   旧约   新约   圣经对照   耶稣生平   爱的真谛   意见反馈   
 





A A A A A
丁道尔圣经注释


哥林多前书第十章
D 以色列人的鉴戒(十1~13)
1 引用历史例证(十1~5)
  保罗论过刚强的要关注软弱的,并用自己的榜样来强调这一点。如今他从神子民的历史中,指出虽然身处尊贵的地位,也并不担保最后蒙福。古时以色列人经历过拯救、洗体,神不住的救援,但他们放纵拜偶像,几乎全部葬身旷野。可能因为有些哥林多人以为有了洗礼和圣餐,就不管他们行作甚么,都担保不失救恩。保罗警告他们并非如此,拜偶像带来毁灭。
  1. For(英文有“因为”开头),连接上一章。“落选”的危险是千真万确的,正如以色列人在旷野的际遇一样。我不愿意你们不晓得,是保罗带出严重的新题目的惯用语(罗一13,十一25;林前十二1;林后一8;帖前四13)。奇怪保罗写给外邦教会的信中,却说我们的祖宗。可见他视教会为真以色列人。1至4节中,都字出现了五次(NIV 把喝字前的“都”字略去);以色列人全部没有一人例外,都接受了神在他们身上的恩福。因此,他们竟大部分灭亡(5节),就更加对照得强有力了。百姓出埃及时从海中经过(出十四21~22),云是用来引导他们的。
  2. 云与海的经历(出十三21~22;十四21~22)把以色列人与摩西连系在一起,正如受洗归了摩西一样。NIV 用被动式,但依麦子格的看法,应该把这动词看作关身,意思有如说“把自己受洗归入了”(顾思壁说“他们接受了这洗礼,作了摩西的跟随者”)。对基督徒来说,读到受洗归入摩西,相当突兀,因为他们是“受洗归入基督”(罗六3;加三27)。可能我们要把摩西看作基督的预表。洗礼其中一方面含义,是叫人归入基督的领导之下,同样,以色列人有分于出埃及的轰烈事件中,就归入摩西的领导底下了(参出十四31,RSV“信服
  3. 他们都靠吗哪而活(出十六4、13以下),这里称之为灵食。加上了形容词,并不是说保罗怀疑吗哪是否真正的食物。不过他想叫人注意这食物来自天上(参诗七十八24);RSV 作“超然”。
  4. 论到灵水时,他加上了解释,是论食物时没有加上的。摩西在旷野路程开始与结束,都从盘石取过水(出十七1~7;民二十2~13),这显然成为犹太人的传说,说有一盘石跟着他们走。保罗可能心目中有这传说,但没有说出来。他把盘石指基督而言,
  5. 但(alla 是强烈的反义字),神虽然给他们这样的表征,彰显神的大能与恩慈,大部分人却都进不了应许之地。神不喜欢他们,多半是说得轻微了,以色列众民中,只有两个人进迦南地;其余都在旷野倒毙了。保罗用的动词 katastronnymi 添上了画面的形像;他看见旷野满布着尸骸(“尸骸丢满在旷野”,JB)。这并不是天然的寿终,而是神对叛徒的判决。
2 拜偶像的教训(十6~13)
  保罗提出这些事来,固然是叫人回顾历史,但却不只是历史,乃是带有属灵功课的“预表”。
  6. 鉴戒译自
typoi(见 TNTC 帖前一7,p.46)。意思是以色列人历史中有些事件,是弥赛亚时代属灵真意的预表。神对当时的世代与后来的世代,都有
  7. 对拜偶像的警告,十分适用于哥林多。保罗引用出三十二6,那“吃喝玩耍”是典型的拜偶像庆典。这种庆典往往沦落为淫行,因为拜偶像其实没有甚么严肃的目的(怎会有呢?),因此多半在拜祭之中,最低贱的情欲就发泄出来了。
  8. 这并不是新题目,因邪淫(sexual
immorality)本已是拜偶像中重要的形式。不少神
  9. 因此,我们不可试探主(动词 (ek) peirazo 是“考验”之意,通常带有势必失败的含义;所以有“试探”这第二层意义)。“试探”神或“考验”神的意思是看看人可以走到怎样的限度(参徒五9;来三9)。保罗劝哥林多人不要试探主(不少版本指“基督”);古时以色列人试探神,埋怨食物,结果神派火蛇来到他们中间(民二十一5~6;参诗七十八18)。
  10. 发怨言出现过好几次,以色列人向神埋怨(民十四2、36等),每次埋怨都带来神的刑罚。这里指的可能是可拉党人的丧亡(民十六)。灭命的(腓立斯作“死亡天使”),在旧约并不是以这形式出现(参出十二23;撒下二十四16;赛三十七36),新约中也没有(参来十一28)。不过这意思是很明显的,向神发怨言,必带来神的刑罚。
  11. 保罗总括说这些是鉴戒,记载下来作为警戒。这末世的人(英文作“世代满足了”)一句用得很奇怪(不少版本把它简化了,例如 JB,作“末世”,GNB 作“将近末世”)。这里的意思似乎是指过去的世代已到了结局,基督降临,是决定性的关键,以往的世代都在
  12. 哥林多人十分自信,昔日以色列人何尝不自信?他们放纵拜偶像,招来灾祸重重。自信的人当心,免得跌倒。
  13. 试探(见9节)有时单解作“试验”(GNB, Hering),在某些情况下是合适的。不过这里是广义的用法,包括“试验”与“试探”两者。哥林多人所经历的,并非很不寻常的事,无非是人所能受的。神对人生的事务际遇,并不只作壁上观;
E 信徒与偶像的筵席不相称(十14~22)
  14. 所以(dioper,中译没有这字),比第12节该字更强力,表示其中逻辑次序的紧密。我所亲爱的弟兄阿(agapetoimou)不是一般称呼的形式;乃是保罗极深的感情,劝导他亲爱的朋友行正路。他劝他们要“逃避淫行”(六18),这里劝他们逃避拜偶像的事。这句与上面的经文一样,用的是现在命令式,表示恒常的行为。切不可对罪有轻描淡写的瑕想,以为可以适可而止,不会加深下去的。最明智的对策,就是一点儿也不沾染。“他们万不可试试可以走多近,而是尽力飞远”(Robertson
和 Plummer;参屈梭多模,“他不只是说离开,而是说‘逃跑’”)。保罗刚才向他们保证,神必然在试探时帮助他们,但并非容许他们随意放纵,必须逃避它。
  15. 哥林多人以智慧为荣(林后十一19);如今保罗用它来向他们呼吁。他们是明白人(phronimos,不是一20以下的智慧)。同时,你们是强调式的,表示保罗不必加意阐述,他们自己该明白的了。
  16. “祝福的杯”(NIV 作感恩),是犹太人饭后所举的杯,同时说感恩的话;逾越节筵席的第三杯也用这称呼。耶稣设立圣餐时,可能就是用这杯(不过拉比 Dan Cohn-Sherbok
认为耶稣在第四杯时才祝谢,而保罗只是指“耶稣所祝福过的杯”,NTS 27, 1980~81, pp.704~709)。“祝福”并不是说那杯附有甚么祝福;而是指用那杯时说感恩祝谢的话(所以 NIV 这样译)。犹太人一般祝谢开始时说“主啊,你是应当称颂的”,接着便是感恩的话。保罗这里就是指圣餐喝杯时的祝谢。屈梭多模说:“他称之为祝福的杯,因我们把杯拿在手上,用诗歌、赞叹,惊讶于
  17. 这节经文很难详细解释,但所强调的合一,却是很明显的。一个饼象征合一,也带来合一。信徒虽多,但只有一个身体。因为指出圣餐在合一上起的作用。领圣餐的人与基督联合,也与其它信徒联合。
  18. 保罗用以色列人(“属肉体的以色列人”)的例子,来阐明他的意思。这句话把肉体的以色列人,与教会这真以色列人分别出来(参加六16)。吃祭物的犹太人,就因此在祭坛上有分(这字与16节的“同领”同出一源)。凡领受祭物的,就有分于祭坛所代表的一切了。
  19. 哥林多人面临的问题实在不易,吃祭偶像之物嘛,会被认为附从偶像;不吃嘛,又似表示偶像是真的了。保罗用很强烈的问句,宣告偶像的祭物与偶像,同属虚假。
  20. 不是很强烈的反义字 alla。保罗的话刚好与上面说的相反,他并不反对哥林多人认为偶像根本不是神的见解,只是他并不同意漠视偶像,视它们不过是木头石块。鬼会利用人甘拜偶像的心,因此当人献祭给偶像时,绝不能说毫无意义,完全中性的活动。他们是在献祭给邪灵(参申三十二16以下)。保罗从信徒与犹太人的用法,指出分享食物,就是一种相交的关系。拜偶像的人,是与鬼相交。保罗不想哥林多人落在这样的光景中。
  21. 他把两个情况作鲜明的对比,受圣餐的人,一旦知道底蕴,根本不可能又同时吃偶像的筵席的。两者必然互相排斥,绝没有妥协的余地。主的筵席提醒我们,主是圣礼中的主位。同样道理,鬼的筵席表示必有其它坐主位的。那接受主的邀请的人,绝不可能又接受鬼的邀请而良心无亏的。我们若与主相交,就不可能又与鬼相交。有人认为这里提到两种筵席,即表示圣餐基本上也是一种献祭(正如献给偶像的祭物)。不过,这样的对照是说不通的。保罗不过是说,圣餐在某一方面是在主的桌上吃喝,享受与主的相交,正如在鬼的桌上吃喝,就与鬼相交了。两者的含义都另有其它层面,这里并不表示两者的原则完全相等。
  22. 在较好的抄本中,这一节开头有“或”字,表示另一方面的可能性。保罗一直假定哥林多人不明白参加鬼的筵席的严重性,所以详加解释。但可能他们其实是明知故犯的?这样他们就是故意触犯主了(申二十二21)。第二个问句暴露出人在创造主面前,软弱无能,更显出这样的行动何等愚不可及。
F 实际的结果(十23~十一1)
  23. 凡事都可行,是重复上面的话(六12见注)。保罗在重复的时候,加上一句但不都造就人(“造就”一词见八1)。信徒的自由固然重要,但有些事是没有智慧的,对信徒的信心并无益处,对其他人也无好处(24节)。与其坚持自己的权利,不如避免不行更佳。
  24. 信徒要顾全他人的益处,为人家的好处着眼,而不自私地求自己的喜悦。
  25. 保罗上面论到要拒绝坐鬼的筵席,现在他转到卖肉的市场来,那儿有各式食品出售。上面已说过(八1~6),很难断定哪一块肉曾献过给偶像为祭,那一块没有。保罗认为无须小题大做:“不必问无谓的话”(巴克莱)。这与犹太人的态度截然相反,犹太人吃肉之前,要一丝不苟,问得一清二楚才吃。保罗的态度简直是革命性的,他认为偶像是虚无的,无关重要,他不问甚么问题,表示那块肉有没有献过给偶像,对他全不相干。他不主张过分地顾虑。
  26. 理由是万有都属乎神(诗二十四1)。异教徒在偶像面前不管做过甚么仪式,信徒知道这肉是从神的恩惠而来,并无别的来源。因此,尽管中途经过甚么可疑的手续,它的来处是神圣的,信徒可以吃之无愧。
  27. 至于被邀赴筵,保罗也用同一道理。这里是指到私人家里坐席,同为在偶像庙中吃喝已经在上面说过了。信徒被邀到异教徒家中吃饭,可以自由应约,甚么食物都可以吃,不必问从何而来,那是主人家的事。
  28. 但若有人说这是献过祭的,那又作别论。前面保罗用的字眼是 eidolothytos,指向偶像献过祭的肉(八1、4、7、10);这里用的是 hierothytos,“向神供奉的”(LSJ),是异教徒必然用的字眼(Theissen 认为只有异教徒才会用这字,p.131)。保罗没有指出谁会这样说,有人认为是主人家,或异教徒客人,或同坐席的“软弱”的基督徒。我们无法肯定,也许后者较有可能(谁会对献过祭的肉有甚么良心“问题”?)不过,无论谁说这话,就把整个局面改变了。如今,这肉就不单是神美善的赐与,虽经过甚么手续不得而知,而是明知是拜偶像的产品。在这场合下吃它,有人会认为是助长拜偶像;所以,信徒为良心的缘故不吃。
  29. 这是指别人的良心,坚强的基督徒知道,献给偶像的祭肉,其实并没有改变肉的质量,因为偶像算不得甚么;他的良心是清洁的。可是,对一个信异教的人看来,他认为偶像是神,看见基督徒吃那肉,就以为基督徒附和他的偶像崇拜了。软弱信徒看见了,也会像上述(八10以下)那样被损害了。因此,不管那旁观者的身分如何,坚固的基督徒不吃祭肉,是明智而有爱心之举。哥得解释末了的一句问话:“我的自由被人论断,有甚么益处呢?……”这举动对坚固的人,不过是行使他的自由,就绝不该变成冒犯别人的行径。
  30. 谢恩译自 chariti,意思可作“靠赖恩典”(AV),近代译本大部分都与 NIV 相同,但 Orr 和 Walther 认为要明白“保罗整段讨论的一贯中心,就要以他在恩典中有分为线索”。坚固的基督徒因着体会神的恩,所以能为肉感恩而吃。他不想这样的心意行动,反成为蒙昧者说坏话的机会。这样,不吃更好。信徒不吃无关紧要;不要冒犯别人倒更要紧。
  31. 原则很清楚,信徒关注的不是自己的权利,而是神的荣耀(参西三17)。不论吃喝,都要以此为大前提。
  32. 保罗劝他们要细心体谅每一种人,包括犹太人、希利尼人、神的教会。他们的行径会对这几种人引起恶果,务须避免使人跌倒。
  33~十一1. 保罗像在别的书信上,叫人效法他。他不是为自己的益处着眼,乃顾及众人的益处,尤其是他们的得救。他叫信徒效法自己,但他说这话之后,立即把注意力离开自己,他们要效法他,因为他效法基督。他的榜样乃是指向救主。



和合本简体
简体中英对照
和合本繁體
繁體中英對照
吕振中版
思高版
新译本
文理版
King James
New King James
New International
Deutch
Français
español
NVI
한국의
한국의 NKRV
한국의 KCB
WEB
基督徒文摘解经系列
丁道尔圣经注释
每日研经丛书
串珠圣经注释
新旧约辅读
歌曲 成语 词典
|  主页  |  旧约  |  新约  |  圣经对照  |  耶稣生平  |  讨论分享  |  意见反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