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旧约   新约   圣经对照   耶稣生平   爱的真谛   意见反馈   
 





A A A A A
丁道尔圣经注释


列王纪上第八章
v. 献殿(八1~九9)
  列王纪中有关所罗门的记载以耶路撒冷宏伟圣殿之建筑及奉献为中心,约柜运入圣殿,标志着以前会幕所象征的神的同在现今在圣殿中得以延续(1~3节)。献殿礼以祷告(14~61节)及献祭为主,也包括全部百姓都参与的聚餐(62~66节)。如此预示会堂,教会的圣殿及大卫的王朝都与神的约(存放在约柜中)有关。
  这段经文中充满了对律法书的引用,特别以申命记及出埃及记为然,但并没有直接提到圣殿被毁及主前五八七年的被掳(若有直接提到这些数据,则此记录应为被掳后的修订版)。
a. 约柜入殿(八1~13)
  参:历代志下五2~六11及约瑟夫的《犹太古史》viii.4,七十士译本较简短。
  1. 所罗门郑重其事地召集会众(qhl ──因此传统上将所罗门与传道书中的传道者 Qoheleth 相提并论),为了要他们作见证(3节),并为了要他们认可全国性圣所新的地点。大卫则将约柜由俄别以东家中运至新掳获的耶路撒冷(撒下六1~12,十五24~29),现在则将之由耶路撒冷南部的锡安山要塞(JB 译为 'city',参二10)运至北部延伸出的新城区。整个城市由此开始被称为锡安(王下十九31;诗九11)。
  2. 日期为九月/十月(按当地的旧历为以他念月,亦即巴比伦的提斯利月),此节应当是住棚节(收藏或收获;申十六13~15),通常为期一个星期(第15~21日)。因为又多加了一个星期的节庆(参65节),有些学者认为这必定已经是建筑完工的一年之后(六38,第八个月,亦即布勒月)。
  3~4. 会幕(AV 译为“帐幕”;NEB 译为“同在的帐幕”;出三十三7~11)由基遍被带上来(三4;撒上七1;代下五4~5),在百姓上来过节时,提醒百姓过节的“棚子”及出埃及时的帐幕(利二十三42)。祭司抬约柜,可能是由(来自乡间城市的)利未人搬运会幕,不包括器具,因为惟有约柜才得以进入内殿。有学者主张作者在此强调利未人的角色,但此理论引起诸多争议215。
  5. 献祭(没有明示主词,动词则指出是重复或加强语气)并不一定是指百姓亲自的杀牲献祭,可能根据大卫的脚踪(撒下六13),每一停步之处均可献祭,因为以色列全会众(RSV 译为 'congregation')不仅止于祭司(参:民十四35,十六11)。经文没有记载详细数目,并不表示这是夸大的说法(参63~64节,七47)。
  6~8. 安置在基路伯中间(参六23~28;出二十五15、20),以致只能从内殿(至圣所,8节)外看见抬约柜的杠之两端,可能的理由之一为拉开的帐幕由其开口处插出,另一个较小可能性的理由为杠头顶住东西走向的帐幕。直到如今,亦即为约柜及法版在主前五八七年毁城时遗失之前的时候。亚伦的杖及装吗哪的罐(参:民十七10;出十六33;来九4)原来一同被放在约柜里面的(参:出二十五16,四十20),现在却未被提及,可能是因为之前与其他约柜内的对象一样已经被移开(撒上六3~5)216。
  9. 何烈是西乃之别名,也可能是其中一块地名(参:申一2)。有关在那里立的约,请参看:出埃及记二十章;申命记四13。
  10~13. 耶和华的荣光一向代表
作“黑云”)之后加上“将太阳置放于诸天之上的耶和华”。遮掩神的厚云(出二十四15;申四11;诗十八10~11)现在却充满耶和华的殿。这并非如某些人所说的是太阳崇拜的证据。
  13. 殿宇(NIV,新译作“巍峨的殿”,RSV作“尊荣的屋宇”,AV作“坚稳的屋宇”;希伯来文:bet zbul)所译的是一个难字,可以解为“王室的(王侯似地)屋宇”(乌加列文为zbl)、“高级居所”或是将经文改动,译为“坐着为王”(lsibtka)。在希伯来人的思想中,神是无所不在的,但
b. 所罗门的宣言(八14~21)
  所罗门的宣告由第12节开始,但由第15节起,他重述神在这个国家历史中的作为,
  16. 我名乃指耶和华自己(五5)。大卫计划要建殿,却被告知所罗门才能建殿(五5;撒下七13)。整个家族与圣殿有关。
c. 所罗门的献殿祷告(八22~61)
  这个祷告不仅是为了他自己而献,也是为了王室家族及全国而献,要提醒他们记得圣殿真正的意义是彰显神的同在,即使当他们面对逆境时仍不例外。
(1)来到神面前(八22~31)
  22. 他站在……前也可译作他“侍立在……面前”(十8),地点是在外殿会众敬拜之处,靠近铜坛的讲台上(参:代下六12~42)。旧约中祷告的姿势多为跪下(参54节)及举手(38节;出九29;赛一15),较少见站立着祷告。祷告献殿是当时在启用庙宇或宫殿时常有的作法(例如巴比伦的以撒哈顿)217。
  有效的祷告乃基于有关神的三样事实:
  (i)
  (ii)
  (iii)
  28. 这里用了有关祷告的三个不同的字眼:
  (i)祷告(tpilla:祈求及赞美(29~30、33、35、38、42、44~45、48~49节)。
  (ii)祈求(thinna:恳切的祈求帮助(45、52节),又可译为“哀求”(JB;REB,52节)、“恳求”(AV、REB)。
  (iii)呼吁(rinna):因喜乐或忧伤、祈求而作响亮的呼喊(28、52节)。
(2)“七重祈求”(八32~53)
  这个祷告的七个部分中,有七重的钥节提及圣殿是“祷告的殿”(赛五十六7;路十九46)及我们需要有的回应。实际上我们的家庭也应当是如此。向此处,参:29~30、33、35、38、42、45、48节以及但以理书(但六10)。垂听而赦免(30、34、36、39节)/判断(32节)/归回(34节)/指教(36节)/赦免(39节)/照着……所祈求的而行(43节)/使他们得胜/为他们伸冤(45、49节)。这七重要求的形式是判例法的形式,亦即“人若……”(RSV 译作
'should a man……')参:汉摩拉比法典,这种语气乃假设当事人已如此行或将会如此行。通常在这里所提及的七种情况下,人会转向神:
  31~32. I.人若得罪邻舍时:若他的邻舍作此投诉,则他必须起誓表白他是无辜的。他必须在外殿的祭坛前起誓(64节)证明自己是无辜的(参:出二十二7~12),神为审判官,会宣告他是无罪(MT 译为“公义”)或有罪(参:申二十五1)。不论他们用何方法寻求真相(以前是借着大祭司的乌陵和土明提供答案〔出二十八29~30〕,现在则被一种律法上的判断所取代),都会将最后的结果在圣殿神圣的境域之内确认。一个有罪的人会发现他已经自己审判了自己(希伯来文意为“照他所行的报应在他头上”)。罗马书六23亦是此意。
  33~34. II.当以色列国战败时:这种灾祸被认为是犯了违逆神、离弃
  35~36. III.当遭遇干旱之灾时:当神收回降雨的祝福,一如当地时常遭遇到的,这应当被视为是得罪神的指标(申十一13~14,二十八23~24)。神审判的目的是为了要“使他们卑微”(参:惩罚),并且要教育〔指教或指点当行之道(NIV);MT、和合及
REB 译为“他们当行的善道”〕,亦即根据神的约的计划(申六18;撒上十二23)教导他们。
  37~40. IV.当遭遇其他的天灾时:饥荒(申三十二24;利二十六19~20)及瘟疫(申二十八21~22,三十二24;利二十六25)被视为是另一种君王或百姓惹动神的忿怒的指标。第37节指出许多“天然的”成因:(a)炙热的东风所带来的旱风(希伯来文 siddapon ,申二十八21~22;该二17)。解经家通常的解释为植物的灾病,称为“苍白”或是“绿色疾病”。此字亦可用以指黄疸病219。(b)霉烂(希伯来文:yeraqon),乃因太多雨水或不是时候的雨水所导致,亦被视为是“黑或红的旱风”(REB)。(c)成长中的谷物受到飞虫的侵袭,例如蝗虫(希伯来文为 ~arbeh)。(d)爬行的昆虫如“毛虫”(RVS;希伯来文为 hasil;参:NIV所译之蚂蚱,申二十八38、42亦是如此翻译)。有些人认为这是蝗虫生命周期中的另一个阶段(参:珥一4之注释)220。人为的咒诅包括因围城(他们任何的城市,LXX;MT 译为“境内及城门口”可能是指“乡村或城市”)而致饥荒(申二十八52)。有关长期而严重的灾祸,请参:申命记二十八59~61,三十二23~25;有关严重而长期的“疾病”,请参看:申命记二十八22。
  这里提及个人(38节,吕译:任何一人;和合“或是一人”)及其良心(“自觉有罪(灾)”;NEB 译为“自责”),并不表示这是后来添加的。惟有神知道人的心(39节,参:耶十七10)。惩罚的目标之一是使人蒙赦免后能够带着敬爱的心顺服(诗一三○4)。
  41~43. V.非犹太人之需要:外邦人(nakri,其反义字为定居的外籍人士,ger)是这一段祷词的主题。许多非犹太人因耶和华的大能及大名(名)广传而受吸引归向
  44~45. VI.战胜:神可能会准许采取军事行动(“圣战”)以刑罚恶者(申二十,二十六10;利二十六7;撒下五19、24)。即便如此,人仍需不断的记念神,以至于神能够使他们(的公义)得胜(“维护他们(正义)的权利”;MT 译为“做他们公义的审判”,mispat)。
  46~51. VII.战败:这可能也是因为人犯罪得罪神而致(参:申四21)。由主前第九世纪或更早以前开始,以色列人已知流放国外乃古代近东人之通俗,掳到(希伯来文 sabah)与回心转意(希伯来文:sub)为相似词,并不表示这是指后来被掳到巴比伦一事(故此用或远或近)。早期巴比伦经文中已有提及由被掳之地归回之事,参:汉摩拉比法典S27(约主前1730年)。祷告通常使祷告者采取行动,想起当时处境(希伯来文圣经及AV译为“自省”)、回心转意(change of heart)、恳求(一如28节)、认罪。
  第47节使用不同的字形容有罪〔的人〕〔sin(ner),希伯来文hata',“不中的”)、悖逆(希伯来文为 awa,RSV
译为“胡作非为”,故意的行为)、作恶(希伯来文:rasa ',反正道而行之)。第50节的过犯(希伯来文 pesa),意指违逆神及
  向自己的地……和城。这种习惯(48节)可能自被掳到巴比伦以前便已经开始了(参:但六10;拿二4)。为他们伸冤(NIV、吕译作“维护他们的权利”,49节,NEB、新译译为“为他们主持公道”,参59节)并非暗指赋予自由,参:51节。在掳他们的人面前蒙怜恤(50节)最好译为“怜悯他们”(MT、AV、RSV)。
  52~54. 祷词的结尾提及西乃山之约(出十九5;申七6),正如其开始时提及大卫之约(23~30节)一样。你将他们……分别出来(希伯来文 hibdil),使他们被隔离(RSV、AV)此动词被用于分隔至圣所与圣所的幔子(出二十六33)之上。这里并没有直接提及所谓的“圣洁法典”(qds)。
(3)尾声(八54~61)
  “所罗门的祝福”并不仅止于祝福,乃是一个祷告,祈求神继续和
  58. 神保守我们,使我们的心归向
  59~61. 所罗门提及自己的祷告并非第一次(参57节)。为每天的需要祷告(NIV、现中;RSV译作“如每日所需”),与主祷文的教导一样(太六11)。神拣选
译作“完全忠于”)。
d. 所罗门盛筵(八62~66)
  圣殿就此启用,成为献祭的地方,所谓众人一同献祭意为他们都带了他们的祭物来(十二27)。奉献:hanak 按字义解为“开始、启用、启蒙”;可以就孩童而言,箴言二十二6;也可以就房屋而言,申命记二十5。后来的 Feast of Hannukah 便是为了记念主前一六四年重新献殿。作者在此处用概括的方法记载大量的祭物,但是有关宁录221、亚述、尼尼微222新建筑启用的相似记载中亦述及许多的献祭及参与者。平安祭(RSV; AV 译作“相交际”slamim;参:JB 译为“灵交祭”,REB 译为“分享祭”,另有译为“感谢祭”的)乃由神、祭司及敬拜者所分享。有人认为这次的献祭是最后有记载的献祭,因此称之为“结束的献祭”,见:以弗所书二14,基督为人类献上为最后的祭(参:来九27,十12~14)。
  64. 如此大量的祭物必须有更大的空间(及祭坛),因此整个的院子都被分别为圣(qds)以便使用。这里首次介绍铜坛(参九25)。其他的献祭则为每日例行献祭之一部分。
  65. 那时。参:导论Ⅶ B “分期编纂”第3段 d. 项 B 分期
  66. 他们都为王祝福,亦即感谢他(brk)。七十士译本因误解此意而使之成为所罗门最后祝福,解散会众。一如亚述人的例子一样,众民离开的时候都“心中喜乐”(JB、MT 作 tob
leb, 'goodness of heart' ,其意义可由喜乐满足到对他们所庆祝的约的关系感到愉快)。所有的民众都看出所罗门所行的善事都是耶和华的作为。──《丁道尔圣经注释》



和合本简体
简体中英对照
和合本繁體
繁體中英對照
吕振中版
思高版
新译本
文理版
King James
New King James
New International
Deutch
Français
español
NVI
한국의
한국의 NKRV
한국의 KCB
WEB
丁道尔圣经注释
每日研经丛书
新旧约辅读
歌曲 成语 词典
|  主页  |  旧约  |  新约  |  圣经对照  |  耶稣生平  |  讨论分享  |  意见反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