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旧约   新约   圣经对照   耶稣生平   爱的真谛   意见反馈   
 





A A A A A
丁道尔圣经注释


约珥书第二章
B 耶和华的日子迫在眉睫(二1~17)
  对灾害的描述继续,但是有了急剧的改变:先知以诗的生动意象,将蝗虫比作来袭的军旅。
35 经文至此,注释作者面临一项抉择。他们可以把二章1~11节当作军队入侵的记载,第一章的蝗虫只是预兆罢了(参 Wolff, pp.41~43)。或者他们当作是戏剧化、带着些许末世意味的蝗灾记载,而蝗灾又是“那日子”的先声(参 Allen, pp. 64~65)。本注释的路线采纳后者。第三种看法是将整卷记载看成是一组又一组对军事攻击的寓意描写。采这种路线,好像是要从作品中找出幻想力丰富的见异象者,但是作者没有给读者作恰当的心理准备。有关第三种分法,见 G. S. Odgen, 'Joel 4 and
Prophetic Responses to National Laments', JSOT, 26, 1983, pp. 97~106.
i. 毁灭的军旅(二1~11)
  整个情景变成军事场面,而又不止于此,因为作者逐渐在10~11节掌握到宇宙性的含义。吹(希伯来文 ta;何五8) shofar,或是羊角(1节),表示哨兵──耶和华自己──在城墙上警告有敌人来袭(何八1;耶四5,六1),或是其他灾难临头(例摩三6),其中包括耶和华的日子(番一16)。先知在此提及我圣山(先知替耶和华发言)──锡安──是由于其高度;是由于祭司住在那里,他们有发出警报的职责(民十5及下);是由于其中的居民会误以为这里有圣殿保护,永不受侵犯(耶七)。居民(参一2、14)受到警报惊吓而发颤(摩三6,希伯来文 rgz;字面意思为“震动”;参二10;摩八8)。面临如此可畏、不乐观的事件,只能说耶和华的日子(参:摩五18~20)将到(希伯来文
qarob 是绝对不定词,单单强调动作,而不是时间或主词)。
  将第1节与第2节分开(Syriac;Wolff,
p.37)的主张可不予理会,如此第1节尾与第2节开头合起来,读作因为有一黑暗(希伯来文 hosek ;参:创十五12;撒下二十二12;诗十八11)、幽冥(希伯来文 ~pela;参:申二十八29;番一15)、密云(希伯来文 anan 单数集体名词;出十六10;申一33;亚一15),与乌黑(希伯来文 rapel;出二十21;亚一15)的日子临近了。这些用语表示神临到
sahar;RSV、现中:好像黑暗,sahor,是不必要的修改)是指阳光在蝗虫翅膀反射的亮眼光芒。如同晨光与黑暗交战,一束束光芒穿透厚黑的虫堆,在耶路撒冷群山投下威严的光亮。昆虫再次比作人(参一16),并且以更夸张的措词,强调灾劫的空前与绝后。
  3. 在他们面前(新译)一词用来引人注目,带出约珥书二3~11新的灾害描述(参3、6、10节。和合本在后两节译为“他们一来”)。在一幕颇见力道的对照笔法,丰茂的葱翠变为荒凉的(smama;参一17,二20,三19;何二12;摩七9,九14)旷野(一19~20)。伊甸园一如在以西结书三十六35,象征葱翠遍野,与本节的描述成一对比。(比较创十三10;赛五十一3“耶和华的园子”,与结三十一9、16、18“伊甸园中的树”。)最后一个子句以 gam 加强语气:“没有一样能躲避他们的(希伯来文 pleta,讲的是战争生还;撒下十五14;代下二十24)。”
  4~5. 蝗虫的外观(参:启九7)、迅速与军事用处(参:何十四3;摩六12)以马作比较。意大利文 cavalletta 与德文 Heupferd 都是蝗虫的意思,反映出两者确有相似之处(马如蝗虫跳跃,参:伯三十九20)。由平行结构来看,战马(新译;NIV 作“骑士”)是正确的翻译(paras 可指动物或骑的人)。成群的昆虫在山顶大吃特吃,声音与他们的外观一样令人惊心,如车辆的响声(参:启九9),亦如火焰烧碎
Driver, pp. 50~51,第一手记载蝗虫攻袭的声响。最近有位在苏丹长大的朋友,将蝗虫拍翅的声响比作喷射机引擎的声响)。翅膀挥动,与咀嚼作响的两种声音,令在旁观看的人打从心底恐惧。他们好像看到强盛的(又是 asum;参一6,二2、11)军队(希伯来文 am,指军旅里的一个部队,参赛三十六11。和合:“民”),列队出战,攻击他们的时候遍聚山上。
  6. 描述的重点在于对受害人的影响,特别是耶路撒冷的居民,因此多少与一章8~10节相呼应。在他们面前(新译;和合:“他们一来”),或可作“因为他们”(mippanayw,可说是和盘托出因果关系)。众民,亦即所有的群体或一群群的人〔不过也可能指国际间,或是“众国”(NIV);以东、亚扪、摩押可能都受到侵害〕经历产难一样的痛苦(hyl;参:赛十三8,也是耶和华日子的一瞥)。下一个子句(希伯来文 qibbesu pa~rur;参:鸿二11)很难翻译,因为我们一定要在“面红泛光”与“愈见苍白”两者间择其一。前者的理解(Allen, p. 65; Keller, p. 121; Wolff, p. 38;
KB, p. 750)似乎将问题重重又少见的 pa~rur 与 parur“锅”(民十一8;士六19;撒上二14)连在一起,然后从烧热的锅这幅画面衍生出“泛光”的意思。后者(RSV、NEB、NIV、NAB;Bic, p. 47)采取德莱维、凯尔与其他学者的建议,将该词组译为“收取美丽”(pa~rur 衍生于 p~r,参
tip~ara,“美丽”,赛三18,二十八25),意即脸上的光彩色泽都消退,所以变得苍白。
  7~9. 蝗虫无休止地一波又一波前进,没有任何防御或敌手能中止
bt 源自阿拉伯语根意义的“破坏正规”或“扰乱次序”37。按此翻译,得“层级分明”(NEB),或“路线不重迭”(Allen, p. 65;和合本作“不乱队伍”)的意思。任何事情都不能分散它们的攻势(参8b节;箴三十27)38。
  第8节的最后一个句子也很难翻译。动词“跌倒”可按字意解:有些蝗虫死亡,但是大军仍然继续前进,无从制止。或者意译为“突围”(RSV)、“直闯”(和合;Allen, p. 66)、“纵身进入”(NIV)。而关键性的名词(希伯来文 selah),意思更不明确,可读作“兵器”(和合、RSV、NIV;Wolff, p. 38),诸如标枪,或其他类似武器(代下二十三10,三十二5;尼四11、17);或可读作“水道”或“沟渠”(NEB;Allen, p. 66;参:尼三15)。第二种读法似乎比较好,因为标枪不可能用来驱赶蝗虫,而整个经文脉络讲的是长驱直入渗透各城市。利用水道进入──例如西罗亚下水道(赛八6)──是更有效、出人意外的途径。第9节用一连串短促、断音式的句子,描述昆虫到了城市。该节经文的名词──城、墙、房屋、窗户──置于动词之前,强调没有任何的建筑物可以成为荫庇处。蝗虫队从格子窗户像贼一样进去,挨家挨户洗劫(参:出十6)。速度(希伯来文 rus,“奔”;和合:“蹿”;4、7、9节)、灵活(希伯来文 lh,“爬”;7、9节)、秩序(7~8节),是
  10~11. 蝗灾的图画在此与耶和华的日子融合在一起(参一5,二1~2)。震动的大地(参:摩一1,二13,八8,九1)与摇撼的天空,变黑的日月与无光的星辰(参三15),是耶和华亲自与蝗虫军旅一起来临、执行审判的证据。这里的用语令人想起旧约他处描绘耶和华震怒的显现(参:赛十三10、13;耶十10;鸿一5~6)。变黑的天空,像以赛亚书一3,讲的是哀悼。这些征兆不仅是诗体描述的灾害影响,也是伴随耶和华的日子而来的征兆(参二30~31,有更惊惧的情景)。约珥再一次(参一15)借重阿摩司记述的耶和华的日子,亦即灾祸黑暗、而非平安光明的日子(摩五18~20)。
  耶和华的声音,一如诗篇十八13所说的,像雷声一样,给11节的图画平添惊恐的意味。因为蝗虫是在执行神的审判,履行
36 R.P.Carroll, 'Eschatological Delay in the Prophetic Tradition?', ZAW, 94, 1982,
pp. 54~55,将 ki qarob“因为……临近”当作是后人附加的,来解释耶和华的日子在约珥时代没有来临。这种建议没有适当的理由支持,或是如 Carroll 本人所说,不足以证明或是无从证明。
37 G. R. Driver, 'Studies in the Vocabulary of the Old Testament
VI', JTS, 34. 1933, p. 378; KB, p. 674读作“改变、放弃”。
38 C. F. Whitley, ' 'bt
in Joel 2:7', Biblica,
65, 1984, pp .101~102,依照
A. Guillaume 的建议,将希伯来文 bt 与阿拉伯语字根 hbt“跌倒”、“击打”连在一起,还有衍生出来的“走在不是路的中间或主要部分上”,归纳出类似的意思“偏差”。
ii. 得救的盼望(二12~17)
  审判虽然来临,但是悔改仍不嫌迟。耶和华亲自发出恩慈的呼声(约珥惟一使用神谕格式之处;参:何二13;摩三15),带有
  13. 撕裂心肠,不撕裂衣服,是希伯来式的说法,意谓内心的悔意远比外表的伤痛重要,因为外在的表现可能不是出于真心。撕裂衣服往往是大祸临头的表示(创三十七29、34;王上二十一27;王下十九1;斯四1)。心是做出道德与属灵决定的所在,应该优先面对处理。邪恶的念头也是在那里酝酿滋生的。撕裂心肠的意思是“改变整个心态”,结果就像诗篇五十一17所说的忧伤痛悔的心,以及十章16节与耶利米书四4所说的受过割礼的心(参吕译)。约珥一再重复、充分阐明耶和华的命令:“归向耶和华你们的神”(参:耶七23;何五4,浓厚的约的意味),道出这里说的改变究竟是指什么。同时表明了专一的关系。但是只有借着恩典彰显出的神的属性,百姓才得以归向神,或与
  神的后悔,通常是响应人类的悔改(耶十八5~12;拿三10),但是在出埃及记三十二12~14,神的后悔是想起了约;在阿摩司书七3、6(见227~228页的解释 Ⅵ 
  14. 神介入的谕令(12节)由先知再扩充(13b~14节)。由第一人称转至第三人称,可以看出先知深信自己是神的传信使者,奉
  15~16. 先知听到盼望的话颇得安慰,就发出命令,要众领袖──可能是祭司──召开大会。呼吁大家聚集禁食,或是准备攻城,都要吹角(sopar,参二1;民十1~3)。由于审判似乎已经逐渐消失、得救愈见有望,召唤百姓集会的语气,比起一章14节更急迫,内容也更详尽。使会众自洁(16节),意谓按照律法与传统的具体条例“举行庄严神圣的宗教集会”。神权政治是政教不分家的。从整段经文的脉络来看,政治、经济、社会问题,都视为宗教问题。如一章2节,老者指的不是领袖级人物,而是年长的人,与孩童和吃奶的成为对比。这个呼召涵盖社会各层面,可见其急迫,也可见百姓的罪是集体性的罪。每个人都要到场。新郎平常有些职责可以免除,以确保新娘可以受孕,给他留后(申二十7,二十四5),但是这次集会一定要参加。因为罪的集体性,未断奶的孩子即使没有直接犯错,也有罪责(参书七25,亚干犯罪,祸及全家;出三十四6~7;耶三十一29~30)。尤有甚者,婴孩在场更增加了呼求怜悯的力量,这从神看待尼尼微的孩子可见一斑(拿四11)。洞房与内室可说是完全一样,皆指新婚夫妇圆房的帐篷。押沙龙与大卫的妾在帐棚里会面,也是指这一点(撒下十六22)39。
  17. 先知继续对祭司发出指令(事奉耶和华的,参一13)。廊子是一处二十肘长、十肘宽的地方,位于圣殿东端(王上六3)。祭坛是圣殿门口献燔祭的大坛(王上八64;代下八12)。以西结提到二十五个人背向圣殿拜日头(结八6),就是这里(近于内院的圣所入口)。但祭司毫无疑问是面向圣殿,同时会众在院内聚集在他们身后。
  哭泣,令人想起以色列早期有一次举国哀哭(士二4)。神出于
  诉求的语气(怜悯与慈爱地顾惜;参:尼十三22;耶十三14;拿四10~11)很明显:被拣选的百姓(参:何一9;你的产业,亦即神将
  约珥书的前半部分,以情词迫切的呼求与可怕的惩罚告一段落,不过是以盼望,而不是以威吓作结束。整段经文以祷告推至高峰,而这祷告不是基于灾祸的可怕,而是基于神名字的荣耀。没有比此更崇高、更恢宏的诉求动机了。
39 W. R. Smith, Kinship and Marriage in Early Arabia (1903), pp. 167~170, 291.
40 Masal 的意思有哪些,见 D. A. Hubbard, 'Proverbs', ISBE,
rev., III, pp. 1012~1015.
ii. 得救的盼望(二12~17)
  审判虽然来临,但是悔改仍不嫌迟。耶和华亲自发出恩慈的呼声(约珥惟一使用神谕格式之处;参:何二13;摩三15),带有
  13. 撕裂心肠,不撕裂衣服,是希伯来式的说法,意谓内心的悔意远比外表的伤痛重要,因为外在的表现可能不是出于真心。撕裂衣服往往是大祸临头的表示(创三十七29、34;王上二十一27;王下十九1;斯四1)。心是做出道德与属灵决定的所在,应该优先面对处理。邪恶的念头也是在那里酝酿滋生的。撕裂心肠的意思是“改变整个心态”,结果就像诗篇五十一17所说的忧伤痛悔的心,以及十章16节与耶利米书四4所说的受过割礼的心(参吕译)。约珥一再重复、充分阐明耶和华的命令:“归向耶和华你们的神”(参:耶七23;何五4,浓厚的约的意味),道出这里说的改变究竟是指什么。同时表明了专一的关系。但是只有借着恩典彰显出的神的属性,百姓才得以归向神,或与
  神的后悔,通常是响应人类的悔改(耶十八5~12;拿三10),但是在出埃及记三十二12~14,神的后悔是想起了约;在阿摩司书七3、6(见227~228页的解释 Ⅵ 
  14. 神介入的谕令(12节)由先知再扩充(13b~14节)。由第一人称转至第三人称,可以看出先知深信自己是神的传信使者,奉
  15~16. 先知听到盼望的话颇得安慰,就发出命令,要众领袖──可能是祭司──召开大会。呼吁大家聚集禁食,或是准备攻城,都要吹角(sopar,参二1;民十1~3)。由于审判似乎已经逐渐消失、得救愈见有望,召唤百姓集会的语气,比起一章14节更急迫,内容也更详尽。使会众自洁(16节),意谓按照律法与传统的具体条例“举行庄严神圣的宗教集会”。神权政治是政教不分家的。从整段经文的脉络来看,政治、经济、社会问题,都视为宗教问题。如一章2节,老者指的不是领袖级人物,而是年长的人,与孩童和吃奶的成为对比。这个呼召涵盖社会各层面,可见其急迫,也可见百姓的罪是集体性的罪。每个人都要到场。新郎平常有些职责可以免除,以确保新娘可以受孕,给他留后(申二十7,二十四5),但是这次集会一定要参加。因为罪的集体性,未断奶的孩子即使没有直接犯错,也有罪责(参书七25,亚干犯罪,祸及全家;出三十四6~7;耶三十一29~30)。尤有甚者,婴孩在场更增加了呼求怜悯的力量,这从神看待尼尼微的孩子可见一斑(拿四11)。洞房与内室可说是完全一样,皆指新婚夫妇圆房的帐篷。押沙龙与大卫的妾在帐棚里会面,也是指这一点(撒下十六22)39。
  17. 先知继续对祭司发出指令(事奉耶和华的,参一13)。廊子是一处二十肘长、十肘宽的地方,位于圣殿东端(王上六3)。祭坛是圣殿门口献燔祭的大坛(王上八64;代下八12)。以西结提到二十五个人背向圣殿拜日头(结八6),就是这里(近于内院的圣所入口)。但祭司毫无疑问是面向圣殿,同时会众在院内聚集在他们身后。
  哭泣,令人想起以色列早期有一次举国哀哭(士二4)。神出于
  诉求的语气(怜悯与慈爱地顾惜;参:尼十三22;耶十三14;拿四10~11)很明显:被拣选的百姓(参:何一9;你的产业,亦即神将
  约珥书的前半部分,以情词迫切的呼求与可怕的惩罚告一段落,不过是以盼望,而不是以威吓作结束。整段经文以祷告推至高峰,而这祷告不是基于灾祸的可怕,而是基于神名字的荣耀。没有比此更崇高、更恢宏的诉求动机了。
39 W. R. Smith, Kinship and Marriage in Early Arabia (1903), pp. 167~170, 291.
40 Masal 的意思有哪些,见 D. A. Hubbard, 'Proverbs', ISBE,
rev., III, pp. 1012~1015.
Ⅲ 将来的胜利(二18~三21)
A 灾毁复原(二18~27)
  第18节是全书的转折点。从一章2节~二章11节,蝗虫入侵,带着令人惊恐的耶和华的日子的色彩,是书中主题。二章12~17节神赐恩典,已经显出从审判到复兴的转变。在第18节,先知的叙述介绍了19节以下耶和华的救恩讲词,首先描述神的复兴有何地方性与寰宇性、现在与未来的结果。从17~18节来看,我们揣测12~17节的命令与邀请已经为百姓接受并遵守了。
  18. 想象重建当时的场面:老幼群集于圣殿的廊子(17节),祭司迫切地恳求神为自己名的缘故,除去地上的抢劫虫队。见到百姓的悔罪与哭泣,耶和华感动先知,就是约珥本人,以耶和华的口气道出救恩的应许(诗篇中此类神谕,见十二5,六十6~8;类似的场面亦见于何十四1~8)。神已经为了自己的地与
  19. 这里引述了耶和华对百姓请愿的回应。本卷书后半段以神发言为主,与前半段描述的灾祸一样充满力道。本节至第27节是一段神谕,应许将要修复灾祸造成的损毁,并且一步步扭转一章4节~二章11节的损坏局面。看哪(新译,和合未译)用来吸引注意力,确保百姓细心听,或者也可能是暗示请求的“答案”(参:赛五十八9,六十五1;Wolff, p. 58)。我必赐给的原文是现在分词,意指应许马上要成就。特别提出五谷、新酒,和油,代表民生食品,也代表一章10节的毁坏局面确实会扭转。饱足(希伯来文 sb 也用于审判的文意脉络;参:何四10,十三6)讲的是复原之丰饶(参24、26节)。百姓祷告中的说理(17节)显然发生作用,因为本节与27节都保证必定除去他们在列国前所受的羞辱(希伯来文 herpa;参:何十二14)。
  20. 犹大的农作物恢复生产,下一步就要消除吞噬大地的毁灭者。虽然如耶柔米很久前所注意,蝗虫群多从南方或东方侵袭巴勒斯坦,这里的蝗虫却被称作北方来的。有下列几个原因:第一,有可能这一次风是从北方吹来,从东北部的叙利亚沙漠带来蝗虫。第二,耶利米描写来自北方的恐怖袭击(耶一13~15,四6)──指巴比伦〔或可能是锡厄西(Scythian)军队〕──或许影响此处,所以北方来的可能意谓摧毁的军旅。二章1~11节已经用过详细的军事模拟手法,而且重现于二章25节,称蝗虫为“大军队”。第三,虽然反证的理论也很强(例:Wolff, pp. 62~63),经文脉络似乎很清楚,北方来的确是指蝗虫而言:前后经节都在明言灾毁的复原。北方一词用作山神的居处(赛十四13),也是歌革攻打以色列的场所(结三十八6、15,三十九2),北方来的或许有末世意味,不过应该不是如此解。经文脉络的意思很明显,不该着墨于末世因素,而北方来的,是以凸显的笔法,描述蝗虫是准备大肆其虐的一群凶恶的掳掠军队41。
  因为他们所行的大事,同时强调全面的毁灭以及目中无人的傲慢态度。神发出了严厉的审判,他们完全罪有应得。干旱(希伯来文
siyya;参:何二3)荒废(smama;参二3,三19)之地没有昆虫赖以为生的绿叶,
  审判的局面是入侵的蝗虫被击溃,好像神用楔子(希伯来文 ndh,常用来描述神赶散
  21. 约珥像在圣殿敬拜的领袖一样,向着三种受蝗灾危害不浅的对象发言:地土(21节)、动物(22节)、耶路撒冷的居民(23节)。这些经文是对那些请求耶和华住手的人发出完全保证(参:诗一一八5、23;赛四十一14~16;Wolff, p. 58)。先前悲哀的地土(一10),如今先知命令要以喜乐代替惧怕(参一16;与此相反的命令,参何九1)。不要惧怕,是救恩应许中常见的一点(赛十24,四十一10、14;路二10)。理由是:“因为耶和华成就了大事”(参:诗一二六2~3),与严厉审判蝗虫的原因一模一样(20节),但是昆虫傲慢的滔天罪行,不足与神恩慈的拯救作为相比拟。此处与22、23节采用的文学形式,令人想起一些感恩诗篇的模式(例:诗一一七,一三五): (1) 都以命令或勉励开始; (2) 然后是对人的称呼,或是物体发言;
(3) 以因为(ki)一词道出命令的原因; (4) 原因归诸神的作为或属性。这里再次显出,约珥对礼仪模式真的是耳熟能详。
  22. 然后呼吁家畜(诸如牛、羊)也要撇开惧怕。大地丰饶的景象扭转了第一章几处经文描述的损害:动物受害(一18、20);田野荒芜(一10);无花果与葡萄(一19)、树木(一10),还有旷野的草场(一19~20),都受到灾害之苦。发青了(新译;吕译;和合:“发生”)与创世记一11呼应(旧约惟一另一处用 ds,作动词),显出新创造的蓬勃。也都效力的字面意思是“他们的力量”(希伯来文 hayil,在二11译为“军旅”)。耶和华使树木得力反击,它们的出产胜过了蝗虫队造成的损害。动物与土地的拟人化,是以生动的手法表达灾祸的影响、拯救,也是语重心长的提醒:受造物之间的关系是如此密切。动态与静态,或是动物与植物、矿物间的差别,希伯来人分得不是那么清楚。他们认为所有的东西都是神所恩赐的,带有神的能力,也受
  23. 在一章16节被断绝的快乐与欢喜,再次成了选民的心情,他们在此被称为“锡安的民”,也就是生活以圣殿为中心的人(参:诗一四九2)。他们高兴的原因是雨水丰足。赐给了(新译)是完成式,显出神的应许真确无比。早雨或是“秋雨”(和合、JB)通常是十月底与十二月初之间下的雨,特别受人期盼,因为可以终止夏旱。这里用的字(moreh;注意 Wolff, p. 55,按照 LXX、Vulg.、Syr.,读作 ma~kal,“食物”)只出现于本节与诗篇八十四7,具有“秋雨”的意思。更普遍的形式是 yoreh(申十一14;耶五24)。与 moreh 成对的
lisdaqa(字面意思:“为了公义”),有不同的解释: (1) “合宜”(和合;AV),亦即“不多不少”; (2) “为你伸张”(RSV),亦即神已经承诺百姓,如今为他们介入拯救; (3) “既然他是公正的”(JB),指神的公义借着击败敌人、护卫百姓彰显出来; (4) “公义的教师”,将 moreh 读为“教师”(参:伯三十六22;箴五13;赛三十20)。武加大译本(作:doctorem justitiae)与他尔根(Targum)采取了颇为吸引人的第四种看法,特别是在昆兰古卷发现有所谓的“公义教师”。但是,经文脉络令我们不得不排除这种可能。没有预告或后续,绝不会如此简略、突兀地提说一个弥赛亚式的人物。从18~27节的整段经文,中心在于昆虫的损害与谷物的复原。至于其他选择,第二种似乎较可取,因为最能捕捉到经文脉络中拯救与胜利的气息(Keller, p. 138; Kaperlrud, p. 116;参 Allen, p. 86:“
  24. 一章10节描述的损害在此破解了。有关禾场与
  25. 拯救的神谕是直接向百姓发出的(向你们),继续以第一人称发言,相对于21、24节,以第二人称发出勉励,以第三人称称呼神,一如诗篇中的集体感谢诗常用的形式。“复原”(希伯来文 slm 是强调词干;参:何十四2)的字面意思就是补还(“补偿”;JB),是赔偿损坏的法律用语(参:出二十二3~5)。那些年可解作“收成或生产年间”(Gesenius-Buhl; Kapelrud, p. 119),说明了“蝗虫那些年间吃尽的”这句话(参:新译)。“年”的复数形式似乎表示,蝗虫入侵拖到一年以上。经文本身意思已经很清楚(参 LXX、Vulg.),不必把 hassanim(“年”)修改为 misneh(“加倍”),一如耶利米书十六18(Delcor, p. 163)。由经文脉络来看,是指完全的修复,而不是数量加倍。约珥再次用了一章4节描述昆虫的所有名称,如此将复原的情景与损毁的情景连接起来。他这么作是要弄清楚,虽然第二章有浓厚的末世意味,但是实际发生的蝗灾一直是他的叙事背景。大军队令人想起第二章首段经文描绘战争般的惨烈,尤其是11节,毁灭的军旅明显带有耶和华的标记,将经文推至高点。神一清二楚地表明,是
  26. 饥饿的人重享食物(参一7~12、16~20),是基于神的恩典,百姓只要以赞美(希伯来文 hll,字面意思是“唱赞美诗篇”,与先前的陈情诉怨正好成对比;参一14,二12~17)回应即可。奇妙(pl~ 为役使字干;参:赛二十九14以及与诗篇三十一21,神守约的爱与拯救的关联)形容复原的速度与范畴确是奇迹。由于神的名或声誉有被犹大仇敌毁谤之虞(二17),所以得拯救就要赞美
  27. 作为本段的高潮(二18~27),与下一段的预备(二28~三21),耶和华一方面呼吁百姓体认
  神的独特以及
41 Kapelrud, pp. 93~108,详尽地讨论了北方来的一词,其中也提到有些学者想要修改读法或删除该节经文的失败作法。
B 圣灵的浇灌(二28~32;希伯来圣经三1~5)
  救恩的神谕自二章19节开始,在此仍然继续下去。耶和华让百姓的眼光超越灾害中的复原,望向祝福更大的日子。在希伯来文,这段经文是第三章。
  28~29.(三1~2) 以后,不一定是指末时,而是在两阶段的祝福中间,建立时间次序。(在那些日子,29节,指的是28节的以后,同时也给这几节经文一些末世色彩;参三1;耶三16、18。)两阶段之不同不在于第一阶段是物质的,而第二阶段是属灵的;其不同在于第一阶段是修复先前的损坏,第二阶段是迎接神以新的方式对待子民的新时代。物质与属灵祝福的不同,从经文脉络来看,没什么道理可言,因为物质祝福本身就是属灵更新、子民真心悔改的证据与记号。生活与土地如此密不可分,无论是灾难或祝福,有着唇亡齿寒的关系(参:赛三十二9~20)。
  第二阶段祝福之丰富与广阔,以几种手法凸显出来:第一,浇灌亦可作“泼撒”(创九6;出四9),可见神并不吝啬(参:结三十九29;亚十三10)。第二,我的灵42就是神的能力与生命力,作为祝福的管道,显出额外的力道。在创造时运行,将混沌转为次序的灵(创一2),使参孙得力、赤手杀死狮子的灵(士十四6),使比撒列“有智能、聪明、知识,能作各样的工的”灵(出三十五31),现在要在神的子民中行事。各大先知预见圣灵在新时代的工作,约珥在此也添上他的一笔:圣灵的行迹可包含 (1) 正义与公平(赛三十二15~20); (2) 富饶与坚贞(赛四十四3~5); (3) 安息与复苏(赛六十三10~11); (4) 顺服(结三十六22~28)。在约珥书,重点放在与神的团契,以及传达神的话语及作为,一如书中的预言、异象所示。
  第三,凡有血气的,显出以色列全体有分于其中。代名词你们意谓,这里是对以色列、而不是对全世界说的。先前,灵的恩赐只限于被拣选的领袖,如基甸(士六34)、早期君王扫罗与大卫(撒上十6,十六13),或先知弥迦(弥三8)。如今,神的所有百姓都要成为先知,摩西的愿望也得以实现:“但愿耶和华的人民都是先知,但愿耶和华把
  第四,神的恩典在大量的先知活动中流露出来。跌倒、扭曲、起舞、吟哦、言语模糊,这些狂恍经历对旧约先知并不陌生,尤其是在早期(参:民二十四1~4的巴兰;撒上十6~10,十九23~24的扫罗);然而,我们也不需要像柯培儒(Kapelrud)等人一样,过于强调这段预言的狂恍性质。例如:阿摩司的经历就显出,异象可以在没有更激烈的狂恍情境中发生(异象一词,参:摩一1;预言,摩七12~15)。这里的重点一定是对神有更深的认识,也就是二章27节应许的一种更丰盛的关系(参:耶三十一33~34)。假先知滥用这些启示模式,特别是滥用异梦(参:耶二十三25,二十七9,二十九8),无碍于在神的灵完全浇灌的新时代采用这些途径。新约圣经在五旬节之前,在这方面就有了足够的证据(例太一20,二12)。异梦(希伯来文 hlom;参:创二十3、6;民十二6;但二1~3)与异象(希伯来文
hizzayon;参:撒下七17;赛二十二1、5)最基本的差异在于:作梦的人通常已入睡,而见异象的人是在醒着的时候领受启示。我们也要注意到,我们所注重的,并非启示的各种媒介。此处提到各种方式,只是为了让诗体的对称结构更见丰富。对神真正的认识(27节)以及分享这知识的能力,才是先知约珥想要强调的重点(参:民十二6~8)。
  第五,灵的应许在28~29节开始并且结束,形成所谓的“包裹结构”,用来强调这些宽宏的应许,同时增添了匀称与平衡的效果。中心主题是耶和华主动差遣
  30~31.(三3、4) 我们要把二章30节~三章2节当作诗歌(参:NIV、NAB、NEB;Wolff, p.56;Allen, pp.97, 105 ~106),而不是散文(RSV)来了解。灵的祝福伴之以奇事(希伯来文 mopet)、强烈的兆头,必定会应验,斩钉断铁地表示出神在工作。其寰宇性的范畴(天上地下)凸显出超凡的特质。此处具体说到血、火、烟柱(或是“蘑蕈”;Wolff,
p. 56, 与 tamar“枣椰”相连,读作“树状的”或“蕈云”状的火山爆发),有几种功用: (1) 让我们想起神在出埃及的作为;埃及的审判代表了以色列的解放(出七17,尼罗河水变成血;出九24,冰雹与火降到地上;出十九18,西乃山笼罩在耶和华降临的烟云中;有关出埃及奇事的描述,参:诗七十八43,一○五5、27,一三五9); (2) 显出了战火的烟硝味:耶和华向
(3) 描述神的审判是个普世性的祭,为

  32.(三5) 耶和华预备了从蝗灾中的得救方法,也在最终的浩劫中发出拯救的誓言(希伯来文 mlt;参:摩二14~15,九1,使用这个字发出负面的威胁)。
pleta,表示集体逃脱以及逃脱的行动,也令人想起二3无从逃避的情景),与剩下的人(希伯来文 sarid 指大难不死的人;申二34,三3)形成对照,同时加强神救援的观念。有些编者(例 JB、NEB)修改在耶路撒冷一词,与“剩下的人”连在一起,如此两句约莫成为平行句:“在锡安山将有逃脱的人……在耶路撒冷将有剩下的人……”(JB),这样的变更可以,但是没必要。经文兼具散文与诗的特性,所以不必修饰得比原先的结构更匀称。
  照耶和华所说的,是基于神先前的承诺,通常是指俄巴底亚书17节。但是约珥与俄巴底亚都可能取材自一个大家熟知的神谕,保存在犹太人的口传传统。拯救的应许以求告开始,也以呼召结束(英译皆作 call)。两次使用该字有力地表达出神以爱和恩典拣选人,以及人以敬拜与顺服回应,两者之间的关联:那些求告神名字的人,就是千真万确被神呼召的人(与“指定”、“拣选”几乎同义;赛五十一2)。约珥在他所描述的耶和华的日子里,带我们穿越笼罩着阿摩司书(五18~20)与西番雅书(一14~18)的黑暗,进入灿烂的荣光。他与俄巴底亚一样(15~21节),在日子之上看见另一日子,就是以色列的罪受审的日子(如借着蝗灾),而耶和华也准备随时保全、更新
  当彼得在五旬节引用这段经文(二28~32),他不仅用了有关神的灵浇灌的经节,也用了描述天地间有奇事的经节(徒二17~21)。彼得勾勒出约珥预见来临的“那些日子”,并且认为灵的浇灌作为教会形成的因素,以及彰显神子民的特质,就是应验了这些话。五旬节激发了一连串事件,从教会诞生开始、扩展世界宣道,赋予了“凡有血气的”一词(亦即以色列全体)更广的意义,也就是说不论犹太人或外邦人,所有信徒都成为新以色列的一分子(罗一16,十12;加三6~9,六16;弗二11~22),并且一步步迈向最后结局:神审判
42 笔者在这一段全部用小写的 spirit,而没有用大写的 Spirit,以防读者误解:在神子耶稣的启示与五旬节降临前,人对神的三位一体已有全面的认识。
43 Hanson(pp. 313~314)从约珥的兼容并蓄看到“早期雅巍主义的平等特色”,并且可与“灵的自由运行”相提并论,后者从雅巍的先知惯常可见。Hanson 从这一切认为,约珥表达了“反对既有体系的看法与末世心态”,为要抗衡主前四世纪,撒督家祭司固守的僵化体制。Hanson 当然也认为本书是该时期的作品。由此我们想到,时代背景与解读的方式的确息息相关。
44 Wolff(p. 66)与 Watts(pp. 38~39)引述一首昆兰赞美诗,关于神的灵的句子:“主啊,我感谢你,因你以自己的能力支撑我,以你的圣灵浇灌我,好叫我不致失脚。与恶者争战前,你已加给我力量。”(1QH7. 6-7)这段话虽然有力,比起彼得与约珥(徒二17~21)所展现的源远流长的圣灵事工,防卫的味道太浓了点。
45 M. Black, Romans, NCB(Marshall,
Morgan, and Scott, 1973), p. 139.
──《丁道尔圣经注释》



和合本简体
简体中英对照
和合本繁體
繁體中英對照
吕振中版
思高版
新译本
文理版
King James
New King James
New International
Deutch
Français
español
NVI
한국의
한국의 NKRV
한국의 KCB
WEB
丁道尔圣经注释
每日研经丛书
新旧约辅读
歌曲 成语 词典
|  主页  |  旧约  |  新约  |  圣经对照  |  耶稣生平  |  讨论分享  |  意见反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