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旧约   新约   圣经对照   耶稣生平   爱的真谛   意见反馈   
 





A A A A A
丁道尔圣经注释


约珥书第一章
Ⅰ 前言(一1)
  1. 作者以预言启示中的公式用语“耶和华的话临到”(字面意思“是,成为”)作开场白。参何西阿书一1;弥迦书一1;西番雅书一1;亦参:撒迦利亚书一1。以上各经卷也标明启示的日期,但是约珥(意思很可能是“耶和华是神”),却与俄巴底亚、约拿、那鸿、哈巴谷、玛拉基一样,没有提到年代。先知的名字(旧约中有好几个约珥;参 Williamson, ISBE, rev.,
II, p. 1076)与他的父亲
Ⅱ 蝗灾与耶和华的日子(一2~二17)
A 可怕的灾害(一2~20)
  非常简短的前言以后,先知开门见山提出眼前的问题:惨烈的蝗灾、这场灾难的含义、人要作出什么行动。约珥描述的破坏景象固然生动,他的目的其实是要呼吁百姓,无论是“好酒的人”(5~7节)、一般大众(8~10节),或是“农夫”(11~12节),都要哀号,希望耶和华能解救他们。
i. 独特的性质(一2~4)
  约珥在第2节呼吁全国要全神贯注于他反问的问题。在旧约圣经,听也常常含有记念的意思(例如:创四23;赛一2、10;弥一2)。老年人(zqenim)在此大概不是特别指“长老”(参一14),而是泛指年长的,并非强调他们的位分、阶级。特别提及老年人,是因为他们见多识广,并且熟悉历代祖先对蝗灾有什么看法,所以有资格对目前的问题提出正确的解决之道(参:出十6、14;哀一12记载前所未见的毁灭)。先知对这地所有的居民(新译:“犹大”;和合:“国中的居民”)说话,尽量从更多的听众得到预期的答案,并且确保第3节的命令得以执行。侧耳(ha~zinu)与“听”(sama)是同义字,可以说是诗体专门用字,相较之下,其他字就普遍多了(参:何五1)。
  3. 这空前的事件虽然还不具名称,神却要百姓将这事“传与”(sapperu),可见是对后人详细传述。德莱维(Driver)指出,“通常是耶和华的拯救作为,由父亲追述给儿子听……此处要追述的却是前所未见的灾难”22。在希伯来经文,这事置于句首,强调重点是灾难。这不仅是物界的灾难,也与耶和华的日子相关(参一5,二1),因此使得这事令人长久难忘。
  4. 到目前为止,先知刻意保持悬疑,没有提到这绝无仅有的现象是什么。他单以泛泛的“这事”称之,吸引听众注意,然后揭晓他的信息意所何指。
  解释第4节与其平行经文二章25节,主要有两派说法。第一派(Credner)主张:描述蝗虫的四个词代表蝗虫发展的四个不同阶段──幼虫、蛹等等23。反对的人认为,虽然用了四个词,在一般人眼里,其实只有三个生长阶段──幼虫、蛹、长翅膀的昆虫。何况,~arbeh 这个泛指蝗虫的字,列于第二(在二25列于首位)。如果这四个字描述的是生长阶段,该字一定是指未成熟的昆虫。另一因素是二章25节的字序与一章4节不同。还有一种反对生长阶段理论的说法,就是蝗虫群会飞到各处,所以生长阶段不会在同一地点。第二种解释似乎更切题,也就是主张这四个(旧约圣经还有另外五个)形容蝗虫的字其实代表一波又一波的昆虫来袭,而且环环相扣(sorites)的笔法凸显出灾难的惨重(参:何八7,九11~12)。重复是希伯来文学用来强调的标准手法:注意用了三次的名词“剩下”与动词“来吃”(参:何二12,五7,七7,希伯来文 ~kl 意谓在审判里“吞吃”)。
  第一种昆虫(gazam),由其闪文字根来看是剪虫,能够造成难以言喻的灾劫(参摩四9)。以成群的蝗虫(~arbeh 是希伯来文普通的蝗虫名,也常见于乌加列文与亚喀得文)翻译第二个字,可能是因为
描述蝗虫的灾行)。24
22 德莱维引述其他经文(士六13;诗四十四1,七十八3),支持他的说法。
23 K. A. Credner 在 Der Prophet Joel u/bersetzt und erkla/rt (Halle:1831)率先提出这种看法。
24 有关蝗虫更透彻的讨论,见Driver, pp. 82~91; Wolff, pp. 27~28; Allen, pp. 49~50.
ii. 对人的冲击(一5~14)
  先知引起百姓注意,而且描述了毁坏之彻底,在此对国中各阶层人士发言,让他们看出自己在这场灾难首当其冲。约珥是诗人。他不只满足于以散文体叙述灾祸,更以诗的万钧笔力呼吁各阶层的人为可怕的灾祸哀挽(Bewer, p. 77)。约珥不只是诗人,也是敬拜耶和华的人,所以知道惟一的解救之道在于悔罪与谦卑的请求。这段经文的目的就是要列出何以必须如此作的动机。
  5. 约珥出人意表地首先呼吁酒醉的人,而非谴责他们。他们会首当其害,因为他们快活的来源就是树上的果子。不是从沉睡中,而是从醉酒的愚昧中清醒,所以七十士译本加了句“自他们的酒中”,可能是受了创世记九24“挪亚醒了酒”一句的影响。甜酒(asis)是把葡萄在阳光下短时间晒一晒,然后让它发酵五到七天,而不是一般的九天(Driver, p. 225;摩九13;参徒二13、5的“新酒”)。哀号(参何七14)取代了饮酒通常有的快乐之情。
  6~7. 这两节经文强调蝗虫的数目浩繁,以及令人称奇的毁灭力量。他们的人数像整个“国家”(RSV,参吕译;和合:一队蝗虫)那么多(参:诗三十25~27)25。我的地,单数代名词大概以先知代表全体百姓,因为在这一章耶和华多数以第三人称出现(9、13节等),此处好比摘取了一段神亲口说的话,显出那些被毁灭的属于耶和华(见第7节,我的葡萄树与我的无花果树)。约珥用了几次强盛,描述蝗虫的数目与能力(二2、5、11;参:摩五12)。这个字在旧约常出现,描述强国(例:申二十六5;赛六十22;弥四7)。无数,一词在诗篇一○五34也用于埃及的蝗灾。
  见过蝗虫群的旅人常以军团来描述。蒲西(E. B. Pusey)26、德莱维,还有其他注释作者花了很长的篇幅描述中东的蝗虫来袭。德莱维引述一篇报告,讲到蝗虫群覆盖了两千平方哩,一共有两亿四千多万昆虫。三十多年前,一群蚱蜢侵袭加州,报纸的形容字眼令人联想到约珥书。其中有一个县,“二十万亩的地被昆虫覆盖得严严实实,有些地方甚至多得堆了起来”。
  蝗虫下口的凶猛,比作狮子的牙齿(~aryeh;参:摩五19)与母狮的(labi~,只用在诗中;参:民二十三24;申三十三20)大牙(参:诗五十八6;箴三十14)。这些蝗虫贪得无厌,而牙齿又这么有力,没有任何水果、树叶、树枝或树皮能幸免于它们的攻击;连幼虫也加入蹂躏的行列(Wolff, p. 27)。启示录描绘末世的蝗虫群(启九4),部分亦取材自这段经文。
  葡萄树与无花果树通常种在一起,在此特别提出来(7节)代表上等的水果产品,象征巴勒斯坦地的丰饶(王上四25;王下十八31;弥四4;亚三10)。两种产品不论是晒干或酿酒,一年中任何时候都能取用。旧约列举主食,多把葡萄树包括在内(何二2),因为作物特别重要,尤其此处论及醉酒的人所受的困厄。灾祸不止于葡萄或树叶被糟塌(参:何五9,samma,耶利米爱用的字眼;例二15,四7,十八16,十九8),无花果树也被折断(参新译;何十7用同字根 qsp);树干的皮被剥弃置,光秃的枝条呈白色。有一加州农业官员记道:“蚱蜢把不吃的作物咬断为乐。”他也说,蝗虫过境的田地,像“光秃秃的地板”,苹果树的叶子全剥尽,玫瑰花也被吃到只剩下枝干。在那次蝗灾中,有个农夫种满了豆子的百亩田,被蚱蜢“清得一乾二净”,令他心痛不已。约珥的记载并不夸大,而是记实的27。
  8. 这里没有提国名(以阴性单数),却是对正在承受苦难的整个国家发言。希伯来人知道两种哀号的惨例: (1) 订婚女子的未来丈夫(幼年的丈夫,亦即女孩在小时候许配,但未正式成亲的对象,见:何二15)。在两人未尝鱼水之欢前就过世,同时没有留后,丈夫的名字就此断绝; (2) 延续家室的独生子死亡(参:摩八10)。束麻布(通常以黑山羊的羊毛织成)是居丧的记号(赛三24;摩八10)。(描述国家为处女,参:耶十四17;哀一15;摩五12)。
  9~10. 我们在此发现,第8节所描述的惨痛是出于什么原因。首要、也是令人痛苦有加的肇因是:表达与神相交的素祭与奠祭,不得不中止。提这两种祭,而没有提牲畜祭物,因为前两种直接受蝗虫影响。利未记第二章规定的素祭(minha;摩五22、25),包括了细面、油与盐,然后浇上乳香。一部分烧于祭坛,一部分给祭司吃。素祭与奠祭(酒)要随着每天早晚不断要献的燔祭一起(出二十九38及下;民二十八1及下)。这些祭是神与
  祭司每日的职责被削减(参:结四十四15~31),也是受害者,在此特别提出:他们悲哀(参:何四3,十5;摩一2,八8,九5),而不是在耶和华面前欢喜(参:申十六11,二十六11)。在此处与二章17节祭司被称为事奉耶和华的,在一章13节则被称作“伺候祭坛的”。“事奉……的”或“伺候……的”意指特别随从或助手。
  第10节28道出素祭与奠祭中断的原因:(LXX 附加 hoti“因为”,更清楚)田地一片荒凉(希伯来文 sdd;参:何十2、14),其上的五谷被掳掠净尽。约珥的诗才在此发挥到极致。他采用了不同手法,让他的信息更活形活现:拟人化(田野、地、五谷以人视之)、押头韵或取谐音(suddad, sadeh; ~abla, ~dama),以及简洁的文笔。史密斯(G. A. Smith)的描述非常贴切(II, p. 405):“文句载满了约珥想得出的最沉重的字眼,而且一句接一句,一而再、再而三重复同样沉重的字眼,似乎要使那些不经心的百姓,震慑于灾难的惨重……”。巴勒斯坦的三样主食──谷类、新酒、橄榄油(食用以外也作医药、卫生用品)──也是素祭与奠祭的三种主要成分29。先知将谷物拟人化的特色,特别见于新酒失败一词(hobis
tiros;和合:“新酒干竭”),可直译为“新酒显出羞耻或失望之情”。该原文动词是约珥喜用的字,亦见于一章11、12节(两次)、17节30。衰残(~umlal,吕译;和合:“缺乏”)在一章12节用来描述谷物或树木的枯萎(参:赛十六8,二十四7也有与约珥类似的拟人化笔法;何四3;鸿一4)。
  11~12. 第10节提及重要农作物,先知就向出产农作物的人发言:耕地的人(吕译;或指务农,但没有自己田地的农夫;参:代下二十六10;赛六十一5;摩五16)要惭愧,因为每天用来作面包的基本农作物──大麦(参:创三十14;路二23)、小麦(参:路一22,二17、23,三2、15、17;何三2)──收成前已经被摧毁,因此公然表示失望之情。
  修理葡萄园的,此处的用法较广,也包括看果树园的,因为从第12节来看,有多种水果在他们的照管下(哀号一词,见一5)。在此,除了最重要的水果(葡萄与无花果)之外,还提及石榴(巴勒斯坦盛产,但很受人看重,民十三23,二十二5;申八8)、棕树(今天并不常见,不过在圣经时代很普遍,特别是耶利哥,曾叫作“棕树之城”;申三十四3;士一16,三13;代下二十八15)、苹果树(上等果树,歌二3)。原文单数名词应视为集体名词。田野一切的树木也要枯干(希伯来文 yabes),显出前面的列单并不齐全,只是代表性的,并且与总结的句子──田间的庄稼都灭绝了(11节)──为对称。经文的高峰见于强调性的字眼(希伯来文 ki)──“必然”(NIV)、“是的”(NAB)──归结这一切对所有人的影响(众人;参:诗十二1、8):原先借着盛大的年度节庆,诸如:初熟节(申二十六1~12)、五旬节(申十六9~12)、住棚节(申十六13~15),表达收成水果的喜乐(希伯来文 sason;参:传八16~17;赛五十一3、11),也遭受第10节令新酒懊恼的羞辱(希伯来文 bos)。
  13~14. 先知终于转向祭司,呼吁他们也要加入举国哀号的行列(腰束麻布,亦即在胯间缠条布;参:第8节;赛三十二11),因为他们也直接痛受这些灾祸波及。先知命令祭司去圣殿(进去,新译)披上麻布过夜(撒下十二16;王上二十一27);由此看来,情况非常危急。象征性的悔过并不管用。每天献的祭中止,因为祭物已经断绝(希伯来文
mn;参:摩四7、9),这不啻与丧失心爱的人一样惨重,也引起同样的悲痛之情。事奉我神的似乎表示是先知一直在发言,而不是神。
  但是祭司的哀号也不够,全体人民必须悔改。第13节的“麻布”是悔改、也是哀伤的装束(参:尼九1;拿三5~6),所以已经隐含悔改的意念。祭司受命呼吁人禁食,求神眷顾(参:士二十26;撒上七6)。先知没有提出任何具体的罪,但是显然他把蝗灾看为神的审判,临到犯罪的百姓。约珥的预言是在灾祸蒸腾当中形成的。即使在他发言的当儿,神的手依然重重降罚于土地;因此,目前的急迫问题是谋求解决之道,而不是寻找肇因。
  祈使语气的分定(希伯来文
qds 是强调语字干;参二15~16,三9),带出这次禁食的圣洁意味。禁食可能为期一天(士二十26;撒上十四24),所有参与的人都要全神投入。严肃会用于此处与二章15节,泛指停下所有工作(民二十九35),参加宗教性集会(参:利二十三36;赛一13;摩五21;参 Driver, p. 186)。长老在此可能是专有名词,指“统治者”或“官员”,相对于第2节,同样的字却译为老年人。灾难是全面的,影响全体人口、影响生活的所有层面,所以悔改也要是全面的:不仅是居要位的人要悔改,而且是国中的一切居民(参2节)都要悔改。重复提两种听众(老年人与居民)用来划分2~14节──呼吁人哀号(诉怨),与15~20节的陈诉内容。大声强行向耶和华哀求(希伯来文 zq;何七14,八2),为要得怜悯、赦免、拯救。如此,耶和华是审判的来源,也是盼望与拯救的来源。“所以,特别是最后诗节,是围绕着神而写的”(Prinsloo, p. 27)。
25 乌加列文里类似以大军比喻蝗虫的手法,见 Legend of Keret I, ii, 35~51. G. R. Driver, ed., Canaanite Myths and Legends (Edinburgh: T. & T. Clark, 1956), p. 31.
26 E. B. Pusey, The Minor Prophets: A Commentary(Grand Rapids: Baker Book House, 1950), I.
pp. 148~154.
27 S. Kraft, 'Africa Girds for New War on Locusts', Los Angeles
Times (Oct.
13, 1986), pp. 1, 12描述塞内加尔与其他非洲国家的蝗灾,可对约珥书作补充。其中的片段可谓不言自喻。论及蝗虫的多产:“雌蝗虫于六月产卵……到十月能有一千八百万的后代。”论及蝗虫的密集:“可以堆积到每平方码一千只”;“蜂拥的强盗……乘风高高在上,甚至会遮住太阳”。论及造成的灾害:“去年,(一个农夫)连种三次小米……每次都被蝗虫吃了。”
28 以结构分析将第10节与11~12节连接,而不是与第9节连接,见
E. D. Mallon, 'A Stylistic Analysis of Joel 1:10~12',
CBQ, 45, 1983, pp. 537~548.
29 这三种主要产品在旧约常视为神赐予、也会收取的祝福。见:申七13,十一14,二十八51;何二8。
30 钦定本与和合本译为“干竭”,是取其字根 yabes,但是约珥用的 yabes 是 Qal,不是 Hiphil,一12、20。由第11节可见,Hobis 源自 bos“为之羞耻”。
iii. 与耶和华日子的关系(一15~20)
  第14节与15节的关联并不十分明显。15节究竟是替前一节悔罪的哀求加上实质内容,还是先知的另一句叙述?可能两者兼具(Allen, p. 59)。显然,15~20节同时包含了群体与个人的陈诉。16节两次用到我们,而19节,耶和华啊,我向祢求告,似乎是先知为自己说的。所以,16节应该是群体发言,而19节是个人发言。然而困难在于决定群体的呼求止于何处,然后开始个人的哀告。或许,鉴于16节神的殿似乎与前一段的脉络更相近,17节才是转折点,而17~18节对本章最后两节描绘的旱灾与饥荒,也提供了描写的素材。
  鉴于15~16节有群体的陈诉,因此把这两节经文当作14节悔改呼求的总结,应该很恰当31。换句话说,先知在这里不仅要百姓悔改,并且把悔罪祷告的实质内容给了他们(参:何十四1~3)。他们要在这场灾难体认到,比蝗虫更严重的危险:神在义怒中伸出断定的手。承认耶和华的日子临近,也就间接承认了是因为罪招致这日子。约珥似乎借助于阿摩司的诠释(见五18~20;参:亚一14~18)。阿摩司告诉当代的人,那日子有黑暗没有光明、有危险没有安全,藉此矫正他们错误的看法。(对照向犹大发出的大限已到的信息,以及在以赛亚书十三16与以西结书三十2~3对万国的审判宣告。)
  15. 哀哉(在 LXX 与 Vulg. 重复了三次)这日,几乎完全一样地出现于以西结书三十2;耶和华的日子临近了一字不差地用于约珥书三14;俄巴底亚书15;西番雅书一7;以赛亚书十三6。最后还有一句“好像毁灭从全能者来到”。这句话可能是借自其他文学作品,但先知采用了先知圈里时下的用法,可能性更大。不论对 sadday“全能者”的字源作什么最后定论,由其巧妙运用 ksod一字(动词 sdd,参一10;sod missadday,见何七13,九6,十14,十二1),希伯来人显然将这名称与能力和毁灭连在一起。32 德莱维(Driver,
pp. 81~81)译为“像从大力者来的大力”,设法把原文的力道注入英文翻译,而史密斯则提出“像从猛烈者来的猛烈”的译法。
  16. 哀号取反问句的形式继续下去,为要引起耶和华注意:人们哀叹献祭的粮食缺乏(字面意思:断绝)。每日献祭中止,神的家就不再有欢喜快乐(参一12)。在我们眼前,一词在原文居于强调语气的位置,生动表达出急难发生之突然与严重。
  17~18. 悲哀的音符又增加了一项形容:贫瘠的土地、空洞的谷仓、瘦削的牛群。17节的首行大概是约珥书最难懂的一句,因为四个字里面有三个,在旧约圣经只出现这一次。从该节下半段的平行句来看,应该是与谷类被毁有关。根据阿拉伯文同源字,希伯来文动词(bs)可译为“已萎缩”或“枯干”。希伯来文主词(prudot)可能是“种子”的罕见用字,因为字根可意谓“分散”(但是 KB 却读为“无花果干”)。最后一个字(希伯来文 megrpotehem)问题更多,或读为“土块”(RSV、NIV、NAB;Wolff, p. 19;Bic,
p. 33;Keller, p. 117),或读为“铲子”(Allen, p. 56;KB, p. 494)。笔者将该句译为“谷种在铲子底下都萎缩了”。希腊文与拉丁文版本没什么帮助,因为这些经文与马索拉版本相当不同。英译本与和合本保留了土块,因为更适合于经文脉络,可是在语文学上,“铲子”的翻译远为站得住脚33。不过我们不敢确定,铲子是用来灌溉分水,或是挖土看种子发芽的情况。尽管有这些困难,经文的主题思想很清楚:没有农作物能在目前的光景下生长。
  用来储存酒、油、谷物(代上二十七27~28;尼十三13)的仓(字面意思为“宝库”;参:何十三15)与廪(mammgurot,可能是 mgurot 一字的误拼;参:该二18)也因为弃置不顾,致使脆弱的建筑倒塌〔字面意思:“使之荒废”(希伯来文 smm)、“拆毁”(希伯来文 hrs);参耶三十一40〕,不得存留。所有的谷类作物都毁了(hobis =使之羞愧,参10节)。
  粮食严重短缺,对家畜的影响很可怕(18节)。先知在诗中把动物拟人化,描述更见生动,也显出希伯来人的信念,那就是:整个造物界的生机都是耶和华的特别恩典。哀鸣的牲畜(bhema 一集体名词)包括牛群(乳牛、肉牛)与羊群34。动词哀鸣(ne~enha)在他处并没有用来描述动物的叫声,但是也不需因此就修改读法,因为整段经文充斥拟人化的笔法。困苦(“饿倒”;Wolff,
p. 20)的译法是认为该字源出于 samam(参17下;在哀四5则用来描述挨饿的人),而不是马索拉经文的 ne~samu(希伯来字根 ~sm;参何四15,十三1),不过很难处理(旧约惟一的被动用法,Niphal)。如果这是正确读法,那么 ne~samu 的意思一定是“受罚”、“算为有罪”。主词羊群也的言下之意是:羊虽然不像牛吃得多,而且可以受得了不甚丰沃的草原,然而连
  19~20. 先知以希伯来祷告的传统用语(参:诗二十八1,三十8,八十六3;Allen,
p. 63),在主面前呈上他的个人诉求,就像他呼吁百姓发出的怨声,以及他所预期的呼叫“哀哉那日子”一样(参15上)。蝗灾之外,又遭逢火焰,烧毁了草原与树木(以火作为属天审判的手段,参:何八14;摩一4、7、10、14,二2、5;诗五十3,九十七3)。由于这里的火也波及溪水,所以大概不是指蝗灾的寓意手法,而是指火焰带来的干涸。很多观察蝗灾的人发现,蝗虫若是在热得不寻常的夏季来袭,结果更糟糕(Bewer, p. 89)。所以,“火”一定是指太阳的酷热造成的干旱,或是指在光秃的草野上真的引起一场大火。从整个脉络来看,前者的可能性较高,因为经文强调所有的绿色植物悉数被毁,因此没剩下什么草可以烧了(旱灾的审判,参:摩七4)。旷野的草场(20节)不修剪、不围篱,但不一定是贫瘠的土地。“大草原”、或是美国的“牧场”倒是更正确的描述字眼。田野的树木,其外皮被蝗虫剥落净尽(9节),现在又受旱灾的热气烤炙。
  第20节的走兽(字面意思:“野地间的兽”;参二22;诗八7)因为没有水草,也加入哀号呼求(tarog,和合:“发喘”)的行列,向耶和华发出强烈的愿望。此节经文应该与诗篇四十二1鹿渴慕(tarog)溪水作一对照。在约珥书,动物因为没有溪水喝,而向神渴求。约珥拟人笔法描述的这幅画面,同时捕捉了苦难的极致与神的权柄范畴之广:
31 G. A. Smith, I. Engnell(in
Kapelrud, p.4, n.5),与钦定本的标点,inter alios,支持这种解释。凯尔则反对这种看法。
32 sadday 一字来源的不同理论(山神;多乳房女神;充足的;毁灭者;邪魔的灵;无所不能者),见 KB, p.950,而结论如下:“没有任何圆满的解释。”
33 学者对这一句建议的修正可谓多得不其计数。Kapelrud(p.65)猜测 tahat“底下”一字,应该从 tehat 改为 hatat,因此将这一句译为“谷物萎缩了,铲子也灰心了。”虽然这种译法没有更动子音,也避免了土块一字的麻烦,但是动词的未完成语态在一连串完成语态中,显得极不搭调。
34 七十士译本译作“我们应该放什么在里面”,虽然为某些注释作者所接受(如:A. Smith and Bewer),但是德莱维指出,加在17节的“五谷枯干”之后太弱了。
──《丁道尔圣经注释》



和合本简体
简体中英对照
和合本繁體
繁體中英對照
吕振中版
思高版
新译本
文理版
King James
New King James
New International
Deutch
Français
español
NVI
한국의
한국의 NKRV
한국의 KCB
WEB
丁道尔圣经注释
每日研经丛书
新旧约辅读
歌曲 成语 词典
|  主页  |  旧约  |  新约  |  圣经对照  |  耶稣生平  |  讨论分享  |  意见反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