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道尔圣经注释


诗篇第五十篇
第五十篇 审判主打破沉默
  这篇雄伟的诗,是想象神显现的光景,神在火与号角声中出现于锡安山,呼召世人到
  此篇的诸项特色,如:缅怀西乃山与神的约(1~5节)、引述十诫(7、18~20节),以及提到覆诵诫命、承认自己为立约之民(16节)等,综合起来给人的印象为,此诗的背景乃是记念与更新所立之约的典礼。见导论 Ⅲ Ⅲ 近代
审判主出现(五十1~6)
  大能者神耶和华(El Elohim Yahweh)── 是将两个通常称呼神的字放在一起,加上向以色列启示的特别名字 ── 这一连串头衔显出神的威严,很能配合本诗的内容:呼召全地所有的人,以及其中神的选民。起初所言乃在斥责外邦人,他们蒙召到锡安(其荣美未受审判波及;请将第2a节与哀二15为故乡的哀恸作一比较),在那里,有罪的人要在神耀眼的光芒与极大的能力中与
对宗教人士的坦白话(五十7~15)
  我们旋即发现,这场审判景象不是要宣判,而是要说明真相,并促使罪人悔改。第8节以下的肯定之言240,比任何控诉更能显出不用头脑的宗教可责之处。以色列人自己把神画成怎样的漫画?是否
对假冒为善者的坦白话(五十16~21)
  这些人不是异教徒,而是挂名的传统信徒,是把“作恶与敬拜”混淆不分的人(借用史密斯 G. A. Smith 对赛一13的翻译)。第7~15节那些机械式的敬虔人,需要知道神是个灵;而第16~21节这批硬心人物,则必须面对
  16. 这一节很可能是指申命记三十一10以下的命令,要在大会中宣读律法。这类场合最壮观的场面之一,即是约西亚的更新立约(王下二十三1~3);然而在这承认律法的国家中,耶利米却终生受到迫害。他渴望有一新约(耶三十一31以下),是以心来立,不是单在口中,的确理所当然的。
  17. 恨恶管教显然并非现代人才有的特色。接受管教是箴言中不断出现的主题(那里通常译为“训诲”,如:箴一7),可见其重要性;因为智慧是一种品格的质素,而品格的树立很不简单。新约也完全赞成这点。在本节中,管教与我的言语并列,显示它乃经由圣经训练思想和良心达成(如:提后三14~四5所记),而非以难事惩罚的结果(如:来十二3~11所记)。
  18~20. 他们背得滚瓜烂熟(16节)的十诫,其中三诫如今被用来暴露人矫饰的背叛行为。第18节中那种友谊,绝非推心置腹之交,而是酒肉朋友,在此不用多加说明。新约将此种区分扩大说明,如:马可福音二15~17;路加福音十五章;哥林多前书五章。本节或许亦暗示一种假冒为善,即自己不主动插手,却间接坐享罪恶;这与19、20节所描绘的脱罪现象也相符。后者你坐着说(和合:你坐着毁谤)一语,NEB 的翻译也很有道理:“你不断在说”241。不过它可以是直译的意思,因以下对这人在各种环境中的举动,有不同的描写:站着敬拜(但16节,JB
“站在那里”的译法只是一种假定,无论事实是否应当如此),与他的酒肉朋友干杯(18节),又随意对亲人大发议论(20节)。
  21. 神保持沉默的可贵之处,在于可让我们表现自己──看出我们的本性来。本节的中间一行(可在神学范畴内作神学家的墓志铭,而对怀疑论者也适用)所言属实,这可由第3节神不得不急急打破沉默,得到证实(见该节脚注
临别吩咐(五十22、23)
  这两组人领受吩咐的顺序是相反的。第22节显明神忿怒的两重特性:一方面不愿轻易发作,另一方面到了万不得已时,则无人能承担得起。第23节的路只是单纯指“一条路”,不是“
239 第3节应为:“愿我们的神来,不要沉默!”(参 JB)。
240 实无理由将第8节变成问句(“我不会……发现错处吗?” NEB)。因第9节同样的结构显然是直述句。
241 D. W. Thomas, TRP, ad loc,提出希伯来文中以“坐”为“继续”的意思,创世记四十九24;利未记十二4、5;列王纪上二十二1。──《丁道尔圣经注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