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希米记第一章
大难与凌辱(一1-11)
(一)
尼希米记开门见山向我们介绍尼希米自己,显然他支配全书,在很大程度上,更甚于前一卷书里的以斯拉。他是‘作王酒政的’(11节)。作为酒政,他在全帝国中,具有巨大的影响力,因为他接近帝王,事实上已成为帝王之下的第一人。那么他把犹太同胞的要求,放在王面前,没有比他更合适的人了。从犹大来的人中,有一位是尼希米的弟兄(2节),知道尼希米一定会同情他们的请求,他们的声音会到达国王的面前。
我们稍微重述一下历史背景,亚达薛西王一世二十年是主前四四五年。那时是在以斯拉到达耶路撒冷的第十三年(见以前的年代表)。在哈拿尼一队人回巴比伦时,以斯拉是否仍在耶路撒冷,我们不太清楚。我们所能知道的,是大约在百年以前,从巴比伦被掳归回的社体,是在低潮之中。这可能不是宗教的低潮。以斯拉改革的成果(拉九至十章)依然有效,只有在尼希米第二次往耶路撒冷的时候,才采取相似的行动(尼十三23以下)。在这里,哈拿尼对耶路撒冷城墙的关心,就等于尼希米记处处散发的宗教热心一样,其思想包含要保存信仰社体,必须有防卫的力量,与破坏的力量匹敌。城墙的破坏代表这社体有消灭的危险。我们不易知道,尼希米为甚么没有注意到耶路撒冷的情况。他必然知道巴比伦毁灭这城。或许他自己没有住在那里,也很少和住在那里的人交往,他从未喜欢这危险的地方。当然很可能哈拿尼报告最近耶路撒冷城墙的重建,遭受破坏,指以斯拉记四章廿三节,
撒玛利亚人利用亚达薛西的命令,强迫停工的事。
我们有必要就历史的实况去推测。百姓‘遭大难,受凌辱’,是清楚不过的事,而在世人眼中, 神也受到耻辱。
成功(一1-11)(续)
(二)
这消息本身很重要;尼希米对这消息反应的态度,一样的重要。尽管获得国王聆听,但事实上,整件事给我们看见,尼希米是行动的人,而他首先转向 神并祈祷(4以下)。这并不是说,采取人力和行动,与诉诸神力和祈祷,是不相容的。(事实上在本书中,两者一致是其基本的原则。)不过重要的是他以祈祷为先。
在祈祷中,有两个要点。第一,完全交托。第4节所见到是一幅强烈情感的图画──哭泣,禁食祈祷,接连几日(从二2中,可以知道,或许他仍服事国王)。我们在这里,不再需要详加讨论,因为有关以斯拉(拉九3以下)已经讨论。不过重要的,两个人都把交托 神,置于一切行动之先。
第二,尼希米的祈祷方式,是把目前的需要,置于 神在漫长的历史中怎样对待
(三)
尼希米把当时的情景,置于较广的全景之中,他把他的祈祷,建立在 神与
以色列民向 神的爱,应有的响应,是守
因此这祷告主要是:根据他们所知, 神的品格,显明在与
以色列民立的约里。他们恳求 神的怜悯。虽然
以色列民犯罪,的确一再犯罪,只要他们悔改,在
以色列民方面,向他的拯救主,以爱及顺服响应,
(四)
只有在本章最后一行,才说到尼希米在波斯朝廷上有崇高的地位。这消息引入了 神的力量和人的力量之关系的主题。这在以斯拉记中非常突出,在尼希米记也不例外。尼希米的信心,在他的祷告里完全显明。面对潜在的巨大阻碍,总之必得成功。──《每日研经丛书》